2023全台完整『生育津貼』及『育兒補助』

孕婦好康

用LINE傳送
生育津貼
2023全台完整『生育津貼』及『育兒補助』

2023全台完整『生育津貼』及『育兒補助』

2023年全台最新生育補助出爐!還有生育給付、留職停薪津貼、育兒津貼、托育補助...等育兒福利,從8月開始,育兒津貼新制上路,加碼金額減輕家長負擔,不用出門就能線上完成申請,跟子沐一起來看看詳細的津貼補助資訊吧!

2023生育津貼

2023 生育補助.JPG

內政部公布2021年台灣新生兒創歷史新低,各縣市政府也在2022提高生育津貼的金額,加碼最高領3萬!

※本表僅提供參考,最新資訊與實際補助金額,依各縣市機關政府公告為主。

北台灣生育津貼

縣市

首胎

2胎以上

台北市

2

22
325

參考資訊

台北市生育津貼

新北市

2

22
32

參考資訊

新北市生育津貼

基隆市

2

雙胞胎
補助4

參考資訊

基隆市生育津貼

桃園市

3

雙胞胎
35
三胞胎
以上45

參考資訊

桃園生育津貼

新竹縣

1

依新竹
各地區機關
為主

參考資訊

新竹縣生育津貼

新竹市

15

22
325

參考資訊

新竹市生育津貼

 

中台灣生育津貼

縣市

首胎

2胎以上

苗栗縣

1

依苗栗
各地區機關
為主

參考資訊

苗栗縣生育津貼

台中市

2

22
32

參考資訊

台中市生育津貼

彰化縣

3

23
33

參考資訊

彰化縣生育津貼

彰化市

5

雙胞胎1
三胞胎3
四胞胎10

參考資訊

彰化市生育津貼

南投縣

1

215
32
45
510

參考資訊

南投縣生育津貼
4胎以上補助

南投市

1

雙胞胎
以上2

參考資訊

南投市生育津貼

雲林縣

1

22
33

參考資訊

雲林縣生育津貼

 

南臺灣生育津貼

縣市

首胎

2胎以上

嘉義縣

12

212
312

參考資訊

嘉義縣生育津貼

嘉義市

8
加發
6
營養金

28
雙胞胎18
三胞胎3

參考資訊

嘉義市生育津貼

台南市

1

212
33
43
55

參考資訊

台南生育津貼

高雄市

2

22
33

參考資訊

高雄生育津貼

屏東縣

1

依屏東
各地區機關
為主

參考資訊

屏東縣生育津貼

宜蘭縣

1

依宜蘭
各地區機關
為主

參考資訊

宜蘭縣生育津貼

花蓮縣

2

22
32

參考資訊

花蓮縣生育津貼

台東縣

3

23
33

參考資訊

台東縣生育津貼

澎湖縣

3

25
37

參考資訊

澎湖縣生育津貼

金門縣

2

22
32
雙胞胎6
三胞胎12

參考資訊

金門縣生育津貼

連江縣

2

25
3()
以上8

參考資訊

連江縣生育津貼

 

2023生育給付(社會保險)

勞保、國保和農保都有生育給付,符合資格就可以提出申請囉! (三項僅擇一請領)

生育給付

 

勞保

請領資格

被保險人勞保年資滿280日生產;滿181日早產

 

給付標準

6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,一次給與生育給付60

 

雙生
以上者

按比例增給

 

流產是否
給付

 

給付對象

被保險人
本人

 

國保

請領資格

於保險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

 

給付標準

一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,目前是18,282×2=36,564

 

雙生
以上者

按比例增給

 

流產是否
給付

 

給付對象

被保險人
本人

 

農保

請領資格

被保險人或其配偶農保累計
分娩:滿280
早產:滿181
流產:滿84

 

給付標準

分娩或早產者:按其事故發生當月之投保金額一次給與2個月(20,400)

流產者:按其事故發生當月之投保金額一次給與1個月(10,200)

 

雙生
以上者

按比例增給

 

流產是否
給付

10,200

 

給付對象

被保險人
本人或配偶

 

 

1、勞保生育給付

(1)女性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滿280日後分娩者。

(2)女性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滿181日後早產者。

(3)女性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懷孕,且符合12規定之參加保險日數,於保險效力停止後一年內因同一懷孕事故而分娩或早產者。

※全民健康保險施行後,男性被保險人之配偶分娩、早產、流產及女性被保險人流產者,均不得請領生育給付,僅女性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可以請領生育給付。

 

2、國保生育給付

國民年金生育給付自10071日起施行,自施行日起,被保險人於保險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(不論活產或死產),得請領生育給付,亦即國保女性被保險人在10071日後(含當日)生育,就可以向勞保局請領國民年金生育給付。

給付金額按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當時之月投保金額(自10411日起,由17,280元調整為18,282元)一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。分娩或早產為雙生以上者,按比例增給;即雙胞胎給付4個月、3胞胎給付6個月,以此類推(若被保險人於1041217日以前分娩或早產,依當時適用之法律,生育給付為1個月)。

3、農保生育給付

請領資格:

1)被保險人或其配偶參加農保滿280日後分娩者。

2)被保險人或其配偶參加農保滿181日後早產者。

3)被保險人或其配偶參加農保滿84日後流產者。

被保險人同時符合相關社會保險生育給付或補助條件者,僅得擇一請領。例如國保被保險人分娩,其配偶為農保之被保險人並已請領農保生育給付,則被保險人不得以同一生育事故重複請領國保生育給付

 

2023育嬰留職津貼資格

補助條件全國一致,不會受籍貫影響

育嬰留職停薪津貼

申請資格:

(1)就保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(不限同公司)

(2)小孩滿3歲前

(3)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已向雇主辦理育嬰留職停薪
 

給付標準:

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,從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%計算,按月發給。

給付期限:每一子女最長合計發給6個月,若同時撫養子女人數超過兩人(含)以上,則以發給一人為限。

同時育有2名未滿3歲幼兒家長,父母可同時請育嬰假及育嬰津貼。

 

  • 育嬰留職停薪=育嬰假從小孩出生到年滿3歲以前,最長可申請2年育嬰假,最少則是不低於6個月!在職爸爸與媽媽皆可以申請,申請時配偶需要在職中。
  • 育嬰假期間可續保勞保個人保費可以申請延長至3年後再繳。
  • 育嬰留職停薪''津貼'':只要有1年以上的就業保險年資,小孩滿3歲前辦理育嬰假,最長可請領6個月津貼,若您是在一個月的中間才申請育嬰假,當月的全勤獎金公司一樣需要發放唷!例如:10/1-10/16這段時間依然有上班,從10/17後開始請育嬰假,一樣可以拿到公司發放的全勤獎金。向公司申請完育嬰留職停薪(育嬰假)後,就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囉!單親或未婚都可申請。

 

留職津貼Q&A

Q1.我是在職業工會加保勞保,也有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可以申請嗎?

A1.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是「就業保險」的給付項目之一,依據就業保險法規定,只要有受僱事實,雇主都需要幫員工投保就業保險,但是職業工會會員與職業工會之間並沒有僱傭關係,因此職業工會會員只能由職業工會申報參加勞工保險,無法投保就業保險。雖然職業工會會員無法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,但仍有勞保生育給付的保障喔!

 

Q2.在第一胎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生產第二胎,第二胎也能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嗎?

A2.被保險人如於請領第一胎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時,已辦理退保,因第二胎分娩時已非屬保險有效期間發生之事故,故不得繼續請領第二胎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;惟如被保險人於請領第一胎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時,選擇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及就業保險,且於第一胎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分娩第二胎,並符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請領規定,仍可繼續請領第二胎津貼。

 

Q3.單親未婚,也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嗎?

A3.可以喔!因為性別工作平等法所稱子女,指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及養子女,所以只要符合前述的請領資格,都可以提出申請。

 

Q4.父母都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嗎?

A4.是的!爸爸、媽媽若符合資格,都可以提出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申請。

※父母同為就保被保險人,於撫育2名以上未滿3歲子女(如雙(多)胞胎子女),得同時請領不同子女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。至父母如係撫育1名未滿3歲之子女者,則應分別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,不得同時為之。

 

Q5.提出申請後,大約何時會入帳呢?

A5.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是以1個月為1期,如經審查符合資格,將於15個「工作日」內入帳。

 

每項補助都有申請的期限,逾期不領,建議在寶寶出生兩個月內要完成領取應享有的福利喔!或是在幫寶寶報戶口時可以請戶政人員協助辦理,更快速又方便喔!

2023育兒津貼、托育補助資格

1108月起,全國推動「0-6歲國家一起養」新政策,補助條件全國一致,不受籍貫影響。

通過申請者,育兒津貼將於次月月底入帳,詳細申請資訊請洽各地方機關確認。

 

0-2歲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

補助對象:育有0~2歲以下(10592日含,以後出生)

申請資格:

(1)家戶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%者。

(2)托育補助級育兒津貼則一領取。

育兒津貼補助

 

110
8

111
8月起

第一胎
補助

每月
3,500

每月
5,000

第二胎
補助

每月
4,000

每月
6,000

第三胎
以上補助

每月
4,500

每月
7,000

 ※育兒津貼申請方式:採「郵寄」或「親送」到幼兒戶籍地的鄉//市區公所申請。

托育補助費用

 

公托

準公共
保母及
托嬰中心

第一胎
補助

每月
4,000

每月
7,000

第二胎